癌症除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,
还与生活方式有关。
一些看似节省的“好习惯”,
可能成为导致癌症的元凶。
省电:油烟机关太早
有些人有这样的习惯:为了省电,快炒完菜时会随手把抽油烟机关掉。但是,这种行为会给健康带来隐患。
一些致癌物容易混杂在油烟中。比如,淀粉类食物遇到高温,容易产生丙烯酰胺,属于2A类可致癌物;富含蛋白质类食物遇到高温,容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,属于强致癌物,可以在体内积累,逐渐降低免疫功能,有几率诱发身体各部位肿瘤。脂肪类食物遇到高温,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。
建议:
油烟机“早开晚关”。当油烟肉眼可见时,有害物质已经在大量挥发了,因此油烟机要在开火前就打开,而炒完菜后,油烟并不会立马就散去,仍然会有不少悬浮在空气中,扩散并附着在厨房物品上,因此关火后5分钟再关油烟机更合适。
省力:久坐不运动
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坐在电脑面前长期久坐不动,这样肠道蠕动减弱、减慢,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,再加上久坐者腹腔、盆腔、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,会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,这些都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病危险。
而对比之下,2021年发表在《Medicine & Science In Sports & Exercise》(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)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,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肌细胞因子,给身体内创造一个“抑癌环境”!
建议:
坚持运动,避免久坐。运动是抗癌过程中的一剂良药,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。推荐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,如健走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游泳等。
省事:爱买加工肉食
有些人不喜欢做饭,经常购买即食的加工肉食,比如香肠、汉堡、方便面、比萨、卤味等。
加工肉食绝大部分都会添加亚硝酸盐做防腐剂。而且加工肉制品,使用烟熏、腌渍、添加化学物等方式处理肉制品,这个过程会产生亚硝基化合物、杂环胺、多环芳烃、饱和脂肪等致癌物质,会增加各种疾病和癌症的风险。
2017年,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列入1类致癌物,每天多吃一两加工肉,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加1.12倍。
建议:
控制加工肉摄入量。对于爱吃红肉、加工肉的人来说,建议多补充鱼类、豆类、坚果等植物蛋白质来源,让饮食更加多元化。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取120克到200克的动物性食物,其中鱼类40克到75克,畜禽肉类40克到75克,蛋类40克到50克。
省油:用过期的食用油
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,其滋生的温度为28℃—38℃,喜潮湿,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,能导致肝癌。它喜欢藏身在发霉的筷子、过期或变质的食用油、发苦的坚果、变质的米饭、馒头等主食中。
1mg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,20mg的黄曲霉毒素一次性摄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,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,砒霜的68倍,280℃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,是咱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。
建议:
预防黄曲霉毒素,防霉是一项关键措施。所以无论是食物还是生活用品,都应当尽量保持干燥低温。发现食物有局部发霉,建议及时丢掉。